专业软启动器及成套控制设备生产厂家

软启动器维修

成功案例

第三章会计的核算——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会计的计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3-12-15 07:42:07   来源:成功案例

  开始介绍会计计量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利润是怎么产生的。当然这个怎么产生的是从会计角度来说的。首先,交易会产生利润或亏损,但是,从会计角度利润或亏损是怎么产生的呢?交易的利润或亏损在会计中是通过收入和成本的差额计算而来的,交换中转移给客户的资产是成本,而换入的资产是收入,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差额是利润或亏损。这里的会计过程是终止确认了卖出的资产,重新确认了交易换入的资产,在确认和停止确认资产的同时,确认了收入和成本。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客户对所买的商品给了一个新的计量金额,这个计量金额与账面记录的金额有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利润或亏损。举个例子,一件衬衣成本50元,现在客户60元购买该衬衣,这时对衬衣的计量变成了60元,差额10元就形成了利润,这样看来利润或亏损是资产计量的金额变化造成的,从会计角度来说就是这样的,利润的产生就是对资产、负债计量金额变动形成的。在交换中,终止确认一项资产或重新确认一项资产是资产有和无之间的变化,计量金额如果不是变成零也不是从零变成某个金额,就像在交易活动中发生的那样,对其他形式的任何计量金额的变化也都会带来利润或亏损。举几个例子,坏账是对应收账款计量金额的调整,存货减值准备是对存货计量金额的调整,折旧是对固定资产计量金额的调整,待出售的固定资产要改为按可回收金额计量,这些计量的变化也都形成了利润或亏损,当然用公允市价计量的金融实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只要公允市价变动同时就产生了利润或亏损。以上的介绍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计量是会计的另一个核心内容了,确认是基础,具体反映为是多少金额以及怎样进行计量就是会计工作的另一个核心了。

  本节将从下面几个维度对计量进行介绍。一、计量的依据,会计抽象出的计量依据——公允市价的介绍,二、如何明智的选择各种不同的计量依据,三、会计后续计量的依据,最后介绍一下成本费用的计量。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计量的依据,计量依据有两类,一类是价格,另一类是估值或估计,价格是指在交换中形成的价格,过去交换形成的价格就形成了会计计量的成本或收入,现在的交换价格是现价,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当前市场交易价格叫市价,远期市场上的当前报价是远期价格或期货价格。由于交易中有为完成交易必须支付的费用,价格又分成了脱手价和购入价,脱手价是指卖出收回的净金额,这时要考虑必要的费用,比如价格里包含的运费等,对于买入方来说也可能要包括购入必须的费用,比如必须要安装调试的设备,购入价要在成交价格的基础上加上这些安装调试费用,会计计量的原则是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除非这个交易价格不公允,价格不公允,就是价格不公平,为何会有不公允的价格,肯定这个交易的目的就不是单纯的只是交换的目的,这时价格中包含了其他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计量的基础要参照正常的公允价格,比如为了给客户补偿或奖励,将某些商品以低价出售给了客户,这时计量需要仍参照公允价格,成交价格与公允价格的差额要另外确认为赔偿或奖励。另外一类计量的依据是财务会计的估值或估价。财务会计的估价有两类,一类是基于现金流量预测、估计的价格,另一类是参照市场行情报价做调整估计的价格。参照市场行情报价的估值性质上更像是市场行情报价的一种。基于预测现金流量的估值是会计计量重要的方法之一,基于现金流量的估值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现金流折现的现值,另一种是不折现的现金流量。现值或折现的意思是把未来的现金流量用一个特定的折现率折算成当前的价值。举个例子,一张面额1万元的五年期国债,票面利率10%,每年付息。持有这个国债两年后,这张国债值多少钱?假定折现率用三年期银行贷款利率5%计算,计算过程是这样的:持有的第3年的利息1000除以(1+5%),持有的第4年的利息1000元除以(1+5%)的平方,持有的第5年收回本金和利息11,000元,除以(1+5%)的三次方,这三项数合计11,361.6元。不折现的现金流量则分别是1000元、1000元、1000元和本金10000元,现金流量合计13,000元,但现值是11,361.6元,差额1,638.4就是折现率5%每年造成的,这里的意思就是未来这样分年流入的13,000元现金等于当前的价值是11,361.6元。估值中最常用的是现值,有时也会用不折现的现金流量,估值中有两个要素:一个是预测现金流量,另一个是选择折现率,这两个要素的预测和选择都有很大的主观判断性,这样一来,估值的可靠性始终都不是可靠的,估值中的“值”是估计结果的表象,“估”才是其本质。

  计量依据一个是来源于市场的价格,另一个是财务和金融领域常用的估值,那么会计有没有自己的一种计价依据呢?有,这就是近几年来引入的公允市价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公允市价呢?公允市价首先是一种市场行情报价,其会计定义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定义中有两点必须要格外注意,一是市场的有序交易,第二点是这里的价格不仅是资产的,也包括负债的价格,也就是说负债也要用公允市价计量。对于公允市价的概念定义,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总结归纳并不够好,因为从整个公允市价的准则来看,公允市价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在准则的规定中,除了市场有序交易价格外,利用估值技术的估价也看作是公允市价,估值技术又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这样看似一个全新的概念,又回到了起初的样子。市场法就是市场行情报价,或基于市场行情报价的调整价格,收益法就是现金流量的预测和估计,而成本法又与重置成本相同。这样看来,公允市价概念的突破并不在其内容上,而是在其形式上。那么,这个只在其名称形式上有突破的新概念,要实现怎样的目的呢?我自己的体会有三点,第一是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变化过程中,过去传统企业是以经营其主营业务为核心的,而随企业和社会上资本的积累,企业的职能不再只是经营自身的业务,由于资本的力量,大量的经济活动是产业整合、业务重组,企业要发展生存,就一定要进行对外投资来控制、掌握更多的资源或更加有效的使用各种资源,投资活动是与经营活动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出了经营业务活动的重要性,这样一来,社会经济活动的重点从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和效率方面向更广阔的行业和社会总体资源层面的整合和优化方面移动了。由于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产能、规模、质量已不再是经济竞争的重点了,因为克服这样一些方面的障碍已不再那么困难。比如说小米,在资本和技术的结合下,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和规模,再比如富士康,只要有资本的支持,它可以将一家几十万人的工厂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另外一个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大量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社会经济已经从工业社会变成了资本社会,不论是企业资本还是国家资本,这时,企业的资产中除了经营的资产外,还有很多资本资产或金融实物资产。会计核算需要更好地反映这些资产的情况,这些资产不是用于经营的,而是用来投资的,投资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分享别人的收益,有的是为了控制产业和抓住发展机会,有的是为了分散风险,这是外部经济环境对会计核算变化的要求。第三个方面,从会计自身这一个方面看,这些并非用于企业自身业务经营的资源,怎么样做核算?这些资产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是有容易变现的交易市场,二是持有的目的不是为赚取价差,就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或减少风险。这些资产的核算必须要与企业自身业务经营的资产核算不一样,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的情况,这是会计核算变化的内部原因。那么,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会计该怎么去办呢?这就是第三个方面的考虑,也就是会计需要一个新的计量概念来核算这两类资产,一是自身业务经营的资产,二是投资类的非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这正是公允市价概念要解决的问题,既要核算好投资类的这些资源,又要兼顾好自身业务经营资产的核算,这也正是我们感到公允市价计量应用场景范围总是不明确的原因,因为这个概念就是这样在左顾右盼中产生的。举几个例子说明,先从自身经营的资产说起,存货减值的成本与市价孰低原理,当存货成本高于市价时,存货计量要调整到市价,再比如,在有可靠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生物资产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公允市价计量,另外,公允市价核算主要是适用于金融工具的计量,但是金融实物资产中现金流是只收取合同约定的利息和本金的金融实物资产又要以摊余成本法核算。公允市价的提出,实际上也是资产负债表观的延伸,这是为越来越好的反映资产负债的状况。如果所有的资产负债都能用公允市价来反映则是最恰当的,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会有个可靠的公允市价,公允市价好像是要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但实际上它仍然是一种价格,在中文里价值通常是不能用数字金额来反映的,如果一旦反映为一个具体的金额,价值就又变成了一种价格,不管是市场价还是估计价,而英文,fair value直译是公允值,也是类似于公允价格的意思,而不是价值的体现。价值更多是人的主观判断和感觉,价值是对人的有用性,有用性是很难用金额来衡量的,一旦给出了具体金额,价值就又变成了价格。

  公允价值的提出是为越来越好的反映资产负债的状况,让会计信息更有用、与真实的情况更相关。首先,公允市价大量应用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另外,公允市价也用在了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上,对负债的计量也是一样,比如应付职员薪酬、股份支付等都用到了公允市价,其实公允市价计在会计中很早就使用了,只是当时没这个概念,也没有应用的这么广泛。零售业的存货计价很早就是用售价来计量的,这不就是公允市价计量的一种吗?如果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有一个公允市价,全部都用公允市价来计量也未尝不可,你很有可能会说:“经营类的资产价值是未来的收益,公允市价不能恰当的反映真正的财务情况”。的确是这样的。公允市价不能反映未来的价值,但它至少它反映了资产目前的财务情况,对于经营类资产来说,当前的公允价格比起历史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这也是很显然的。

  公允价值一个是基于市场的价格,另一个是基于未来的收益,成本法下的重置成本也是基于市场行情报价的一种。按照公允市价与市场行情报价的关系程度,公允市价划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的市场行情报价,第二、第三层次是基于市场行情报价的调整价格,第二层次调整的输入值是市场可观察的(也就是市场形成的),比如市场的利率或收益率曲线、价格隐含波动率和信用利差等,第三层次的调整是使用了不可观察的输入值,这些输入值是假设和估计。基于收益法下的公允市价估计中收益的估计是最佳的经济用途收益,这包括了最佳的使用收益和最佳的交易收益。公允市价的计量改变了很多会计核算的方法,除了投资性房地产外,商誉也改为了不再摊销,而只进行减值测试,这样的处理是认为商誉的形成是公允市价计量与账面净资产的差额,因此商誉不再摊销,只有在被收购企业公允市价出现重大变化时,再对商誉进行减值,也就是说如果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公允市价的变化就替换掉了会计原来使用的折旧或摊销的处理方法。

  这样看来公允市价包括了市场价和价值估计,会计计量依据也就剩下两种了,一种是成本,另一种是公允市价,这样的总结看上去很不错,不是吗?可是,你如果将过去的交易价格也理解为过去时点上的公允市价,那不是会计的计量就只有一个公允市价了吗?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去理解,而且在形式上这也让会计看上去很可靠,因为会计的计量都是公允市价,不是过去的公允市价,就是现在的公允市价,这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对于这一点,我不知道你有何感想?如果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发达,所有的资源都有交易市场,不只是生产资料、消费品,包括生产的设备、生产产能都能在市场上交易,公允市价就可以运用在所有的计量中了。不过这只是一种假想或是妄想而已,如果你问一问各种市场的交易员,市场到底是有多可靠了!当然,市场自身也不可能发达到这种程度。

  计量方法和依据的选择除了要看计量对象的市场情况外,还要看计量对象的性质和计量对象的经济目的,如果是交易为目的、投资为目的的,而且有良好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公允市价计量,如果是为经营活动为目的的,则选择成本计量,这是计量方式选择的总体的思路。

  除了计量方法外,对于计量的对象还有几个概念,一是计量对象的范围确认,即前面提到的一揽子合同和多重要素安排。除此以外,计量对象的概念还有这几个:单项资产、资产组以及业务,单项资产是资产的基本单位,是单独的一项资产,它可以单独产生收益或不能单独产生收益但是有明确的独立价格,会计可以独立的对单项资产进行计量。另外一个概念是资产组,资产组是一组资产,这一组资产只有组合起来才能产生收益,而且构成资产组的单项资产没有独立的价格(这里过去的价格成本可能是有的,但当前的价格不具备)。另一个概念是业务,有时交易的对象既不是单项资产,也不是资产组,而是整个的业务,业务包括具体的资产,但又不仅仅是资产,如果仅是资产,则可以理解为资产组。业务的定义是指有资源投入、处理和产出的过程,这里包括了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业务过程——组织和管理,比如购买了一条冰箱生产线,这是资产组,再比如购买了整个冰箱加工厂,这时就是购买了一个业务。单项资产计量的依据是价格或者是基于这项资产单独产生收益的估值,资产组的计量是对资产组收益的估值,业务的计量则是业务所产生收益的估值。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企业收购会产生商誉。一、企业购并的业务不只包括有形资产,还包括了构成业务的无形资产——组织、管理、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等资源,二、未来产生的收益价值与当前资产的价值是注定要有差额的,三、收购业务支付的是业务的当前价值,也就是业务未来收益的价值。下表是对计量方法的汇总:

  计量的时间点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初始计量,再一个是后续计量。初始计量是一项资产、负债在确认时的计量,也就是当这项资产、负债从无到有时的计量。资产和负债初始计量后的计量叫后续计量,后续计量是对某项资产、负债从有到无的过程计量,这里不仅包括了所有的变化过程,也包括了最后的终止确认。

  初始计量依据的选择依次是成交价格(交易有经济实质,且价格公允)、公允市价、名义价格,这里的公允价值包括了估值。初始计量是跟确认结合在一起的,这里重点说一下后续计量。后续计量除了终止确认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时间变化造成的资产、负债的变化,另外就是外部条件和市场变化带来的变化,会计对这些资产、负债变化的计量就是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是将某项资产、负债的计量金额调整为零。终止确认有部分终止和全部终止,这个过程与控制模型的确认是一致的,在失去部分控制时,就部分终止确认,全部失去控制时,则全部终止确认。失去某项资产的控制时,如果形成了新的控制,则要对新产生的控制再进行单独的确认,除了对失去控制这一变化的计量,如果仍然有控制,但控制的三个要素:权利、可变收益及权力和收益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时,也要重新进行计量。这些变化大多是由于时间、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情况变化而导致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要定期用新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以外其他计量方式的资产,后续计量都需要进行减值测试,逻辑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要定期审查每项资产的账面计量是否仍然可靠,这里的是否可靠,主要是看是否高估了资产,因为这些资产是使用成本计量的,如果资产的账面金额超出了未来可回收的利益,这时资产的计量就需要调整。这些项目包括坏账准备的计提、存货的减值、固定资产的减值、无形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这些减值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也就是这些资产可以包括未来潜在可实现的利润,但是不能包括未来潜在可能的亏损,也就是资产的账面金额要小于或等于未来可收回的利益或市场交换的价格。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减值计提的标准是预计可收回的金额,对于存货来说是市场价格,也就是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这里会计有个更精致的名词“净可实现价值,NRV”,这实际是价格扣除实现收入的费用,即净收入价格。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这些资产使用能带来的收益,另一个则是处置变卖这些资产的收入,选择这两个中价值高的一个作为长期资产减值计算的依据。对于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估计是否要折现的问题,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差异,美国会计准则不需要折现处理,而国际和中国会计准则要进行折现处理。这些减值是从资产收益的角度出发的,另外,对于企业经营用的资产,即使其可产生的未来收益没有变化,或未来的收益价值大于账面金额,由于资产自身的寿命和损耗也需要随着时间变化进行后续计量,这就是对有使用寿命(这里寿命不仅指时间,也可以是产出量)或使用期限的资产的折旧或摊销了。

  负债的计量相对于资产来说要简单一些,负债是一种现实的义务,会导致企业的利益流出,或者说这些义务需要用资源利益来履行。企业承担现时义务时确认负债,负债后续变化的计量有这么几种:一种是义务履行金额的依据是变化的,比如股份支付,负债义务的确定是以股份的价值确定的,这时负债后续会随股价的变化而变化,另一种是负责义务随经营成果变化的,比如应付职工薪酬中利润分享计划的部分,还有一种是债务合约的修改,这也会带来负债的后续变化,比如债务重整。可转换债是一种有转化为股份选择权的债务,债务的转换也是后续计量的一部分,同时,转换中也有再确认股权的初始计量。另外,或有负债是一种不确定的义务,是企业可能要承担义务的事项,也就是或有事项,如果判断是很有可能要履行的义务(大于50%的可能),企业要确认一项或有负债。最后还有债务的时间成本,也就是利息,债务、债券的利息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确认并计量。

  上面是资产负债的计量,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收入和成本的计量。收入的确认是基于控制模型的,计量是基于有经济实质的公允交易价格,交易价格不公允的要按公允价格进行调整,这只是个粗糙的总结,收入的计量会在后面收入准则介绍的章节中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下面对成本会计要素的计量进行介绍。成本的核算可以单独作为一门学科,因为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非常多,而且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里只是做一下总体的介绍,成本有时又称为费用,在这里我把费用理解为成本的一种,因为它们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它们的形式不同而已。成本和费用的实质都是一种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有时叫成本,有时叫费用。我们经常把费用当作会计要素之一,而把成本说成是一种具体化的费用,而我则更倾向于将成本作为一项会计要素而把费用作为成本的一种,费用这种成本是企业运营总体的资源消耗,这种耗费不是为了某项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为了总体的运营管理和发展。成本有代价的意思,而成本费用的实质就是资源的耗费和使用,并且成本这个词中暗含了交换的意思,尽管这两个词的含义都是资源耗费的意思。那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将费用称为是一个会计要素,而不是成本呢?可能的原因有这么两个,一是损益表中有多项费用项目,比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另一方面,成本的耗费会形成资产,这样就容易将成本和资产搞混淆,将费用作为一个会计要素,这样从形式上看会更清晰,但实际上这并不容易被理解,首先,损益表上主营业务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其次,资产负债表中也总有资本化的费用。按照前面介绍的会计逻辑(当然现在的会计形式并非如此),任何资产的变化都要反映为收入和成本,因为资产是一个状态而收入和成本则是资产状态变化的过程,状态和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你获得了一项资产就意味着实现了一项收入,你失去了一项资产就意味着发生了一笔成本。只是对于这些等价换入换出资产的活动不通过损益表核算而已。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作为对前面会计处理逻辑的回顾和补充,比如将原材料加工成了产品,为简化不考虑加工费的影响:

  会计核算时直接记录了资产的状态变动,即产成品的增加和原材料的减少,而把收入和成本的过程忽略了,因为这里收入和成本是相等的,变化的过程中原材料是成本,产成品是产出(也就是收入)。

  第1步,购入了接受服务的权利,有了一项收取服务的权利,资产增加,该权利是用现金换取的,现金资产减少。

  第2步,服务提供并使用完毕。收取服务的权利消失,资产减少,成本费用增加。

  会计对这个例子的核算则是成本费用增加,同时现金资产减少。按照上面的这个过程拆开来反映则是:第1步,现金减少,同时费用增加;获得服务的权利,资产(收取服务的权利)增加,同时收入增加;第2步,使用了法律服务的权利,资产减少,同时成本增加。我们可能对此感到别扭,这只是因为我们不习惯罢了。将采购材料的成本、发生的费用先全部计入损益表,然后月末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将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调整为本期销售成本,这种报告方式在欧洲是很普遍的,只是我们不习惯而已,这种核算形式适用于按成本费用属性编制的利润表,而我国利润表的要求是成本费用只能按照功能列示。

  虽然成本和费用的实质是相同的,但会计上要进行区分。那成本和费用怎么区分呢?大致来说,首先要看消耗资源的形式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另外要看这个消耗掉的资源与要实现的经济目的的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如果消耗的是有形的经济资源,而且是为了直接实现经济目的的,大部分都叫成本;如果是无形的,间接为了经济目的实现的,则一般叫费用。但是这个区分并不严格,因为成本和费用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在这里我们还常听到一个名词叫费用资本化。资本化,在会计上叫做资产化可能会更贴切,这是指资源的消耗是否形成了一项资产,形成了资产的就是资本化,不形成资产的就是费用化。费用可以资本化,资本也可以费用化,这里没有严格的界限。能不能资本化,核心是看有没有形成一项资产。判断有没有形成一项资产就要再套用控制模型。会计准则上提到的费用和成本的列报,要按照成本费用的属性和功能(在利润表层面,中国准则只能按照功能列报),属性和功能是成本费用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成本费用的核算中也是按照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消耗主要是为了两种目的,一种是生产产品,另一种是提供服务。生产产品是对生产材料进行加工,使其形态和功能发生转变,从而使其具有新的功能价值,企业通过其产品的功能价值来获取收益。另一种资源的消耗是为了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对外部客户的,也可以是对企业内部的。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可以直接换取收益,对企业内部的服务是一种间接的收益创造过程,企业内部服务是创造优良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成本的核算有两个重要的步骤,一个是归集,另一个是分配。归集就是按照成本费用的属性和功能来归类,比如生产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是说的功能是直接构成产品或直接为产品生产而耗费的,还是这种消耗是为生产产品提供间接支持和服务的。直接成本又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这又是按成本的属性进行的归集分类。再比如服务类资源的消耗,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这是按照功能来归集分类的,当然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项目下又按照属性进来了归集分类,比如人工费、咨询费、办公费、广告费等。分配则是将归集的成本费用再拆分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对象、或者在不同的业务单元间分配,并以此来明确产品、服务或业务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如前面所说的,成本核算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资源消耗情况的详细的归集和分配,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核算企业资源的消耗情况以及这些资源消耗带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水平,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会计准则对此没有太多的规范,而每个企业针对自己业务的情况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形式,不论怎样,其目的就是记录资源的消耗情况并反映这些资源消耗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不论是产品的单位成本,还是某个成本中心的费用水平,还是某个业务单元的盈利能力,这都是对资源消耗产出的效率和效益的反映。

  至此,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就大体介绍完了。会计的确认是以控制模型为基础,以此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进行确认,会计计量的重要概念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仅是市场价格,也包括调整的市场价格,也包括重置成本和基于未来收益的当前估值。尽管经营类资产的计量是基于成本的,但是成本是过去历史交易中的公允价值,并且以成本计量的资产后续计量要参照公允价值,使其账面金额不能高于公允价值,也就是经营资产中不能包含潜在的亏损。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对资源消耗的记录,是资产确认的终止,这也包括部分终止确认资产的计量和反映,对于一些服务类的资源权利来说,既没有将其在获得时确认为资产,也未在消耗这些权利后将其终止确认,会计的处理形式是直接反映为成本费用的增加,这包括绝大部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

  会计的三大职能是确认、计量和披露。确认和计量能够理解为会计核算或记账,而披露则可以理解为编制报表。在介绍完会计的核算后,下一章介绍一下会计报表。